江西欣盛泰實業有限公司
全國免費服務熱線:400-0989-769
電 話:0795-7859969
傳 真:0795-7878666
網 址:www.amritaspirit.com
地 址:江西省樟樹市城北經濟技術開發區1號路
著交通擁堵加劇和人們綠色出行意識逐漸覺醒,公共自行車作為城市上班族遠距離通勤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解決方案,愈發體現出獨特的魅力。然而,由于“僧多粥少”,很多地方出現了公共自行車供給嚴重不足的局面。如北京高峰期“一車難求”,辦卡不得不長期停滯、放開后群眾“連夜排隊”搶辦,加之手續繁瑣等因素,使得很多人對這一綠色交通工具只能“望洋興嘆”。如何才能擴大公共自行車的優質有效供給,更好地滿足公眾需求?
近日,一種更加方便靈活的“網約自行車”現身上海、北京街頭,使用者通過手機APP軟件即可預約使用,只需交納一定的押金、使用費,無需辦卡,也無需停靠在固定站點,讓綠色出行多了一種選擇。這也啟發我們:既然政府公共服務有難以到達之處,公眾也有綠色出行的強烈需求,為何不充分吸納社會資本,取長補短,形成政府與市場兩種手段“雙輪”驅動呢?
事實上,武漢、石家莊等城市目前已經出現了公共自行車運營一段時間后投入乏力、難以為繼的情況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這些地方的公共自行車項目要么過于依賴政府、投入方式單一,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促使運營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、靈活多樣的服務;要么完全交給市場,政府缺位,管理不到位,同時運營企業只圖套取政府補貼、過于重利輕服務。
由此可見,政府和市場這兩種手段各有所長、不可偏廢,應該探索將兩者更好結合起來的有效機制。政府既不能“大包大攬”,也不該一推了之;企業應在政策資源的支持下,努力提高服務水平、逐步增強自我“造血”能力,探索市場化道路。例如,杭州在政府一次性資金投入后,通過挖掘廣告資源、開發多功能服務亭、開展“碳交易”等方式,推動公共自行車項目市場化經營,實現了可持續發展。
此外,在價格機制方面,也可以大膽嘗試。當前,“第一小時免費”的收費機制設計,使得公共自行車近似于一種社會福利,容易造成社會公共資源的浪費,也對享受不到這項福利的人不公平。因此,不妨借鑒上海取消老年人免費乘公交、改為發放補貼的做法,一方面通過經濟手段,促使人們珍惜并合理使用有限的資源,提升運營效率;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業提高收入、進入良性發展循環,從而進一步讓公共自行車發展壯大,更好地服務社會公眾。